韓聯國在公司“十四五”規劃研討會上強調:圍繞效益謀篇布局 將安化打造成優勢明顯的化工產業發展平臺
發布:安陽化學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瀏覽:155次
10月2日上午,公司召開“十四五”規劃研討會。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韓聯國主持會議,公司領導李玉杉、王剛、田平佩、郜善軍、張超奇、張連飛參加會議,有關職能部室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議。
會議對安化“十四五”規劃討論稿進行了認真研究,參會人員逐一發言,結合安化的優勢、短板、發展方向、市場容量、未來預期等各方面,提出規劃完善意見建議。
針對“十四五”規劃的編制,韓聯國表示,一是現狀分析要搞清楚我們的優勢和短板。我們的優勢在于完整的園區資源平臺、豐富的生產技術管理經驗。短板是資金的不足,以及對市場的適應能力不足。如何把我們的優勢變成資本,利用我們的優勢補上短板,在當前情況下,要敢于面對困難,利用我們的優勢,吸引合作方形成互補,找到更大、更多的資源,同時達成共贏,鍛煉我們的隊伍,實現保生存、蓄后勁的目的。
二是要充分調研市場。市場是檢驗企業的唯一標準,我們規劃項目時一定要摸清市場資源,對市場了解、對市場的調查是第一位的,如果對市場吃不透摸不準,“十四五”規劃就不可能做好。
三是要堅定不移轉型發展。發展才是硬道理,對我們企業來說“有錢有勢”才是硬道理,沒有效益的項目我們堅決不做,這要體現在規劃的項目里,也是我們“十四五”規劃里“一短一長一跨越”布局的內涵所在。
“勢”,就是謀篇布局,就是如何利用現在的優勢,謀劃未來更大的優勢,在機制創新上利用九久轉型這個平臺摸索經驗,可以進一步向其它法人單位滲透,各種合作模式都可以嘗試,一定要在規劃里體現出來,把我們的優勢發揮到最大,增強AP公司等合作意向企業對我們的信心。
規劃項目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,要在公司改革中落實國有企業改革“1+N”政策體系,要讓我們這個國有企業真正起到抵御宏觀風險的托底作用。電子化學品產業發展既要慎重,又要堅定不移的推進。項目規劃要考慮技術替代風險和產品差異化,在新材料試驗研究方面要加強對試驗成果的總結。現有裝置上九天甲胺產品優勢應發揮再大一些,在產品質量提升和產品規模擴大方面鞏固和提升已有優勢。
我們打造安化發展平臺發展新項目,要重點體現“門檻、共贏、效益”六個字。
門檻,就是規劃發展的所有項目,均要安全環保、合法合規,這是必須的,否則是不可持續的,最主要是發展一些好的項目和我們的產業鏈相吻合,使有限的發展空間產出更大的效益。
共贏,我們發展項目引入合作伙伴,要做到與合作方雙贏,沒有共贏就沒有合作,要把握好合作的原則性和靈活性,任何形式的合作,都要建立科學的合作機制,進入和退出均應在公平的前提下作好制度安排。
效益,就是要圍繞效益進行謀篇布局,上任何項目必須以效益為中心。在資源利用上要講回報率有多少,比如:我們的發展土地是有限的,如果發展項目不考慮畝均效益,上幾個項目土地資源就用完了,我們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后勁就會過早耗盡,無法達到預期。我們“十四五”規劃中還要將九久作為試驗平臺公司,把建設轉產項目先期做起來,盡快產生效益,提高回報率。
韓聯國強調,關于全產業鏈是化工發展的方向,但全產業鏈的發展需要有一個時間和資金的積累過程,關鍵要素是對終端市場的把握能力。發展全產業鏈要有先后次序,次序搞錯了,可能就是萬劫不復。我們講“一跨越”時要跳出我們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思維,要瞄準市場,市場需要我們做什么我們就做什么,在規劃項目中對產品市場這塊的篇幅要大,把產品市場分析清楚,盯住市場再做技術,這樣才能使企業立得更穩、活得更久、過得更好。